近年来,米酵菌酸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米酵菌酸听起来有些陌生,但每年因它导致的中毒甚至死亡的悲剧却接连上演。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慎防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单胞菌属酵米面亚种产生的一种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食用该毒素污染的食物可引起人或动物中毒,重者可致死亡。米酵菌酸是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它变质淀粉类制品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引起米酵菌酸中毒的食品在制作过程中有个共同点,要经过长时间发酵或泡发。米酵菌酸耐热性极强,即使100℃的加热1小时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其毒性。
其主要污染的食品种类有:谷类制品(发酵玉米面、糯玉米汤圆粉、河粉、玉米淀粉、发酵糯小米等)、薯类制品(马铃薯粉条、甘薯淀粉、山芋淀粉等)、变质食用菌(银耳、黑木耳)。
米酵菌酸主要损伤患者的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神经系统,潜伏期一般为30分钟至12小时,少数长达1-2天。米椒菌酸毒素作用的靶器官,是肝、脑、肾的人体重要脏器。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一般无发热。重者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等,重症病人多呈肝昏迷,中枢神经麻痹,并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物,病情及愈后情况与摄入的毒素量有关。
如何预防米酵菌酸中毒
避免自制、食用酸汤子等发酵面米的高危食品,泡发银耳、木耳应即泡即用,不食用浸泡过久的黑木耳或银耳,保持食物材料新鲜;
从正规渠道购买食品,购买河粉、?粉后建议当天吃完;
谷物食品储藏于阴凉通风环境,注意防潮、防霉变;
有不适症状要保留食用可疑食物,尽快催吐,及时就医,按医嘱进行治疗。
最新评论